地方熱點:廣西那坡智能化養蠶開啟廣闊“桑機”
在傳統養蠶業中,蠶吃新鮮桑葉是人們固有的認知。然而,筆者近日到位于那坡縣永樂工業園區的“全齡智能工業化養蠶車間”探訪,眼前的情景令人驚訝!
這里是恒溫恒濕的空調大宅,沒有傳統養蠶業中方格蔟的身影,只見8層到10層的白色塑料筐整齊排放,這是蠶寶寶的專用“小窩”。一只只白白胖胖的蠶寶寶正在進食,它們吃的不是綠油油的桑葉,而是泥巴狀的專用飼料。蠶寶寶在成長過程中,智能機械代替人工為它們“搬家”。催青、收蟻、小蠶飼養、大蠶飼養、上蔟、結繭、采繭一整套全新的養蠶模式,在車間里按部就班就能完成。
“這種人工飼料工業化養蠶,是養蠶業顛覆性的技術革命,可實現種養分離與全天候養蠶?!蹦瞧驴h縣長羅智郎介紹,近年來,該縣通過招商引資,引入龍頭企業,積極探索“公司+合作社+農戶+技術援助”的發展模式,推動全縣桑蠶產業集聚發展;研發“全齡智能工業化養蠶”技術并于今年正式進入投產階段。
“今年2月25日開始第一批催青,現在已經開始結繭,養殖時間比人工桑葉養蠶縮短近半個月。該項成果在全國處于領先水平?!蹦瞧峦嫘陆z綢科技實業有限公司飼料養蠶技術總監田發芳說。
據介紹,傳統人工養蠶,受季節、氣候、環境與人員影響,一個人一個月最多也只能養一兩張蠶,產出比低。而“全齡智能工業化養蠶”實現了養蠶不靠天氣,不看季節,不污染環境,實現全年產繭,產能提升5倍以上,產出的蠶絲質量可繅制5A級生絲。由于實現種養分離,蠶農只種桑不養蠶,與傳統種養相比提升一倍收益,畝均年收入可達到1萬元。
標準的車間、潔凈的環境、高度智能化的設施,令人耳目一新。車間內按功能分飼養、設備、上蔟、采繭四區,在飼養五齡區,只見員工給蠶寶寶架上白色塑料筐和上蔟蔟具,讓一批批蠶寶寶順利上蔟結繭?!霸诩议T口就能實現就業,感覺挺好的,一個月工資收入有4000多元?!眮碜猿菐偠礉h村下弄隴屯的員工李益說。
據悉,那坡同益新絲綢科技實業有限公司在那坡縣建有標準化集約化蠶桑示范基地500畝,發展小蠶共育與大蠶養殖,基地可帶動周邊2000余戶1萬多人增收致富。目前,該公司正在推進建設集蠶繭和桑葉收購、工業化養蠶、白廠絲生產、坯綢布、煉染、數碼印花為一體的繭絲綢加工全產業鏈。
“通過智能化養殖,養蠶戶不再需要白天早起摘桑葉,晚上熬夜飼養蠶,極大降低了種桑養蠶風險。我們還通過保護價收購葉子,促進整個產業鏈的經濟效益?!痹摴径麻L林金偉表示。
?。▉碓矗河医請螅?/p>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